症状自测

Symptom self-test

  • 注意力不集中
  • 小动作多
  • 冲动易怒
  • 频繁眨眼
  • 不自觉吸鼻子清嗓子
  • 说话较晚
  • 不与他人交流
  • 兴趣少
  • 性格孤僻不合群
  • 智力低下
  • 反应迟钝
  • 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

在线留言
客服及时处理

咨询热线
0451-51537507

多动症 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多动症

专题推荐!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周佳鹤:儿童多动症能治好吗

作者: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

儿童多动症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ADHD)通过科学综合干预可实现临床治愈,约70%-80%的患儿症状能显著改善,但完全治愈较困难,需长期管理。 具体分析如下:

一、治疗目标与效果

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和冲动行为,治疗以“改善症状、提高生活质量”为目标。通过药物、心理行为治疗及家庭支持,多数患儿的核心症状可得到控制,例如:

药物治疗:中枢兴奋剂(如盐酸哌甲酯)和非兴奋剂(如托莫西汀)可快速缓解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,有效率达70%-80%,但需定期监测副作用(如食欲下降、失眠)。

心理行为治疗:认知行为疗法(CBT)帮助患儿认识自身行为问题,学习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技巧;行为疗法通过奖励机制强化良好行为,减少不良行为。

综合干预:结合药物、心理治疗和家庭支持,形成个性化方案。例如,药物快速缓解症状,行为疗法巩固日常改善,心理干预处理情绪问题,家庭配合监督和强化治疗效果。

专题推荐!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周佳鹤:儿童多动症能治好吗

二、长期预后与个体差异

预后受病情严重程度、治疗依从性、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:

症状缓解:约30%-50%的患儿在青春期后症状自然减轻,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问题可能持续存在,影响学习、工作和社交。

共病风险:多动症常与学习障碍、焦虑症、抑郁症等共病,未规范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学业失败、低自尊或物质滥用等风险。

长期管理:症状严重或合并共病的患儿需持续药物和心理治疗,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,及时调整方案。

三、关键治疗原则

早期干预:学龄前儿童以心理行为治疗为主,避免药物副作用;学龄期儿童可结合药物和心理治疗。

家庭支持:家长需保持耐心,避免过度批评,建立规律作息,提供安静学习环境,鼓励患儿参与兴趣活动以提升自信心。

学校配合:教师可调整教学方式(如缩短任务时间、提供视觉提示),安排安静座位,减少干扰因素,帮助患儿融入集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