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自测
Symptom self-test
在线留言
客服及时处理
咨询热线
0451-51537507
儿童感染新冠多久能好?家中如何备药?儿科专家的建议来了
作者: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
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优化防控“新十条”明确,无症状和轻型新冠感染者可居家隔离。
如果儿童感染新冠,居家期间可能出现哪些表现?家长应准备哪些药物?家长该如何照看新冠患儿?权威答案来了~
一、发病第七天所有症状明显好转
从临床接诊的病例看,有九成的孩子出现了发热症状,且发热较高,有的体温在39℃以上,一般会持续1-2天;患儿不分年龄阶段,都以发热为主,其中婴幼儿更加典型,年长患儿(6岁以上)发热也在38.5℃以上。
一些孩子发热后服用退烧药,降温效果不明显,下降到38℃左右会很快回升。
除发热外,儿童的症状还包括咳嗽,早期干咳、后期咳痰;一些婴幼儿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便稀、食欲下降等症状,但不频繁,也不严重。
儿童感染新冠的一周症状及变化:
发病第一天
症状较轻。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、身体乏力。
发病第二天
开始出现发热症状,部分儿童高烧至39摄氏度左右。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。
发病第三天
症状最重的一天。高热39摄氏度以上,浑身酸疼乏力,咽痛加剧。
发病第四天
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。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,不再发热。但仍然咽痛咽痒。一部分人开始流涕、咳嗽。
发病第五天
体温基本降到正常。但是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咳嗽,身体乏力仍然存在。
发病第六天
不再发热。咳嗽、流涕等症状加重。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,人体通过流涕、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。可能出现核酸转阴。
发病第七天
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。核酸很大可能转阴。
二、可储备常用的儿童非处方药物
基于以上数据分析,专家在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》(第九版)基础上,结合临床经验,对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给予用药建议。
为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生,建议家长可以简单备一些常用的儿童非处方药物,按照不同的年龄使用,对新冠、流感症状缓解都有效。
中成药:
儿童患者的中医症候特点、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。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候和生理特点,可辨证选择儿童适用中成药酌量使用。但要特别注意的是,清热的中药制剂选用一种即可,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。
(一)发热治疗
1、对于发热、咽痛、大便干燥、舌红苔白或黄的儿童,可以使用清热散瘟口服液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、或双紫黄颗粒。
2、伴有轻微咳嗽者,可以使用连花清瘟胶囊/颗粒。
3、伴有大便黏腻不畅或腹泻,舌红苔白腻、黄腻者,在上述中药基础上可以加用藿香正气软胶囊/口服液。
4、如果怕冷、手脚凉明显,可在上述中药基础上加小儿柴桂退热颗粒。
(二)咳嗽、流涕
1、如果出现咳嗽,可以使用杏贝止咳口服液、清肺化痰口服液、复方鲜竹沥液等。
2、如果鼻塞流涕比较明显,可以使用鼻炎清口服液等。
3、需要注意的是,儿童服用中药后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, 大于 3次/天,可以酌情将药量减半口服。如出现其他不适症状, 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停药或进一步处理。有药物过敏史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西药对症治疗
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咽痛明显影响休息,影响睡眠。可以服用解热镇痛的药物。建议使用适合儿童使用的布洛芬,对乙酰氨基酚;
如果出现痰多、咳痰费力的情况,建议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;
如果鼻塞严重,可以短期使用羟甲唑啉鼻喷剂喷鼻。
如果在家出现持续高热超过三天仍没有缓解,甚至其他症状越来越重,有明显呼吸急促、喘憋,尤其是活动后憋气的情况,或是出现嗜睡、惊厥、拒食或喂养困难等神经或胃肠道表现、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对于有基础病的儿童,建议首选医院观察治疗。
根据病毒自限性的特点,一般1-2周就会痊愈。除了用药,对抗新冠病毒更需要好好休息,饮食清淡,多喝水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。
三、积极观察孩子状态
家长要积极观察孩子的发热及精神状态。
☞ 一般情况下,孩子没有出现39℃以上的急性高热,能玩能吃,不伴咳喘,建议可先在家观察2-3天,吃点退热药。
☞ 如果孩子急性高热,吃药后无法降温,或逐渐出现流鼻涕、咳嗽、憋气等症状,建议马上就医。
☞ 如果孩子仅是低烧,但出现轻微恶心、呕吐,精神萎靡,活动减少,也要立刻就医。因为病毒感染(不仅是新冠)可能进一步侵袭消化系统、循环系统、神经系统,引发肠麻痹、心肌炎、心衰等并发症的可能。
☞ 对于有热性惊厥家族史的患儿,在病毒流行期,家长更要高度关注孩子体温上升,一般建议38℃左右就要吃退烧药,可以美林和泰诺林两种退烧药交替吃,最低间隔3小时。
这份新冠防疫指南收藏好,
保护孩子的同时,也要保护好自己~
附一与你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!
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是经黑龙江省卫生部门批准,集医疗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为一体的的示范型儿童特色专科医院。医疗面积8000余平方米,编制床位150张,医院坚持“以孩子为中心、以专家为核心”,打造“儿童乐园式”就医环境、以“医教一体”和“ICF”康复模式为治疗特色,将国际上新兴的医疗康复模式与传统的医疗相结合,实现医学、教育、康复、家庭四位一体的治疗模式,通过医学诊疗、精准评估、康复训练、特殊教育、家长访谈和心理疏导融为一体帮助每个家庭的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。